寻根问祖

当前位置:首页 > 瑶族千家峒 > 寻根问祖

龙窖山为瑶族千家峒之说获物证

    

    6月12日,记者随“湖南发现之旅”专家团探访龙窖山,全程参与龙窖山调查和发掘的专家郭胜斌和汪松桂介绍,龙窖山发现的堆石墓,其年代为隋唐到明代晚期,是我国南方地区罕见的大型石构遗址,其以石文化为特色的各类构筑物,既不同于本地宋代至明代时期的汉族建筑传统,周边地区也不见有同类发现,因而有理由推定,这是一种不同于汉族文化的少数民族习俗。此前有专家根据此地“山徭居之”的史籍记载,认为这就是瑶族早期千家峒。经过此次挖掘,有专家认为此说已基本可得到确认。


  发现500多个文物遗迹单位

  龙窖山位于临湘市与湖北接壤处,西距临湘市城区约40公里。2003年至2009年,文物部门先后3次对龙窖山遗址中心地域的四合村、梅池村、龙源村、幸福村的重要遗迹进行了区域调查,共发现以石头构筑物为基本特征的石屋居址、堆石墓、祭坛、图腾柱、小神庙等52处古文化遗存,500多个文物遗迹单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石屋居址、堆石墓和青石沟巷。

  石屋居址分布于龙窖山崇山峻岭之中的山顶、山腰、山沟,全部为用石块垒砌而成。以单间居多,也有部分连间的石屋,面积一般是5至10平方米,墙体厚50至60厘米,石墙的石块之间多无掺和料。乌鸦尖石屋居址的石块上还发现有刻画符号,但无从辨认。

  堆石墓是龙窖山最具特色的堆石遗存。为顺着山势用石块垒堆成矩形、瓜子形、半圆形等多种形状的堆石。所用石材稍作敲打,没有进一步加工的痕迹。以石窝山最为典型,在6000多平方米范围内就有62个堆石遗存。通过对堆石墓土样标本和墓坑外的原生土以及土坑墓的土样进行了含磷量检测,确定其为墓葬无疑。

  青石沟巷仅发现一处,位于朱楼坡山寨中间。青石沟巷是在水沟两边垒砌石壁,总长1500米,最高处10米,最矮的2.3米。上面盖有长约4至5米的青石板,在现存的30多米中,可见明显的敲凿痕迹。青石沟巷建筑规模宏大,设计上匠心独运,平时防洪防水,战时就是抵御进攻、防止火攻的军事设施,现仍作为水沟使用。

  龙窖山曾“山徭居之”?

  史籍记载了瑶民曾在龙窖山栖息繁衍过。一些地方志和文献,如北宋范致明的《岳阳风土记》、宋代马子严的《岳阳甲志》以及明清的史籍中,皆有龙窖山“山徭居之”的记载(“徭”即指瑶民)。

  2001年9月,中国(广西)瑶学会在临湘市召开了瑶族研究专题研讨会,通过与会专家学者的实地考察和会议讨论,认为“湖南省临湘市龙窖山无论是从有关史籍记载,还是从其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地名与遗俗,以及大量的瑶族先民的遗址等方面来看,都与瑶族文献《千家峒歌》和民间传说中的千家峒相吻合。”

  为寻找更直接的实物证据,2009年,文物部门发掘了9座堆石墓,然而,墓中除存留了小块瓷片外,未发现尸骨、陶器、文字记载等其他实物。通过对瓷片的成分分析,可确定其年代为隋唐至宋元时期,此外不能得出更多结论。

  堆石墓中没有存留实物的原因,汪松桂认为是龙窖山的地理环境和土壤不利于遗物保存。他表示,这从反面证明了堆石墓为瑶民所建,因为瑶族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很少使用陶器,找不到文字物证也与瑶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相吻合。

  另有专家表示,龙窖山堆石文化时间跨度从隋唐至明代,明代以后便迁徙走了,这符合瑶族的迁徙习性。在这个历史时期,龙窖山除瑶族之外,没有别的少数民族生活过的记载,几乎可以肯定瑶族曾居于此。

  对于朱楼坡青石沟巷,据现居住于此的沈氏的族谱记载,其祖先在明嘉靖年间迁来时,青石沟巷便已存在,于是对青石沟巷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增其旧制,洁其庭宇”,在此定居下来。文物部门推测,最大的可能就是朱楼坡为龙窖山瑶族先民的政治中心或军事城堡。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首页|魅力羊楼司|新闻动态|龙窖山旅游|瑶族千家峒|招商推介|风景名胜|游客服务|联系我们